通知公告
Notice announcement
11-06 2025 邀请函 | 中国气协气体安全分会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2025年年会 尊敬的全国工业气体业界同仁: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气体安全分会(以下简称中国气体协会气体安全分会),定于2025年11月21日,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2025年技术交流年会。 本届年会将以“智慧赋能气体安全,精准护航行业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精英、权威专家与领军企业,交流探讨全国气体行业安全发展动态,气体装备设施本质安全技术,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路径,气体安全领域监控监测技术等核心议题,同时分享气体安全领域技术创新成果。   主办单位:中国气体协会气体安全分会 承办单位 10-20 2025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会议安排一览表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定于2025年10月23-24日(22日报到)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钢铁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是引领我国冶金材料学科发展和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盛会。本届年会将围绕“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钢铁科技强国建设”主题,针对钢铁冶金基础理论、工艺技术、先进钢铁及金属材料、数字智能与安全环保等方面开展交流与研讨。 本届年会设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墙报、展览展示等部分,共收到投稿1100余篇,设立33个专题分会场,预计发布700余篇精彩报告。热忱欢迎来自全国钢铁、金属材料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与会交流。 10-16 2025 关于召开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的通知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定于2025年10月23-24日(22日报到)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中国钢铁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是引领我国冶金材料学科发展和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盛会。近年来会议规模和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受到冶金与材料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届年会由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钢铁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本届年会主题为“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钢铁科技强国建设”,将围 10-10 2025 中钢安环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2026年我院拟在安全技术及工程、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院的实际招生计划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报名条件。 三、报名时间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天9:00—22:00。考生届时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rdq 09-25 2025 邀请函 |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冶金安全分会场暨2025年(第六届)冶金安全发展论坛 各有关单位 :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定于202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以新质生产力助推钢铁科技强国建设”。 本届冶金安全分会场由中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将与2025年(第六届)冶金安全发展论坛合并召开。分会场将围绕冶金安全数智化、冶金安全风险管控及冶金安全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专题研讨与学术交流,诚邀您届时参会! 会议地点:北京会议中心 联系人:王立佳    手机号:18717103778        08-29 2025 关于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展览会的通知(第三轮) 经研究,中国金属学会拟于202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展览会。中国钢铁年会始于1997年,两年举办一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冶金材料领域最综合、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行业性学术会议。2023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年会现场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大会直播收看人次超过3.5万。 08-06 2025 关于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展览会的通知(第二轮) 经研究,中国金属学会拟于202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举办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展览会,中钢安环院为本次会议联合举办单位。中国钢铁年会始于1997年,两年举办一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冶金材料领域最综合、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行业性学术会议。2023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钢铁年会现场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大会直播收看人次超过3.5万。 第十五届中国钢铁年会展览会设报到搭建1天、展览展示2天。展览展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先进冶金工艺技术与装备,冶金控制与检测技术,冶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安全、环保、节能技术与设备,耐火材料、炭素材料、铁合金及其他原辅材料,材料研发与分析设备,冶金装备 07-15 2025 中钢安环院诚邀您参与“焦化废水治理难题”线上问卷调研! 焦化废水作为工业废水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具有高COD、高氨氮和高毒性的“三高”特性,其治理效果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排放标准持续提升,碳减排要求日益趋严,推动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焦化废水从“达标排放”走向“零排放、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产业共识。 然而,技术路线怎么选?运行成本如何降?膜频繁堵塞如何控?——这些痛点仍像一道道“紧箍咒”,让众多焦化企业头疼不已。 为摸清当前焦化废水治理“真实现状”,精准识别共性难题与
1 2 3 4 5 6 总6页 跳至